二十年前, 我来到英国时年仅20岁. 2003年参加高考, 考了439分. 当年福建省二本线是430分, 一本线是490几分. 据说当年的数学卷非常难, 有传言说有人偷了考卷临时换成了难度更高的B卷. 无论如何, 439分根本无法进入好大学, 再加上填报志愿时毫无目标, 最后我被录取到了厦门海洋职业学院(这是一个专科学校). 还好当年没去, 不然大概率现在还在厦门老家当个小混混每天摸鱼无所事事了(其实现在的生活也差不多一样哈哈).
我姐姐当年在中国农业大学读书, 她和我妈商量后决定让我也去北京读书. 正好当年中国农业大学与英国的Luton大学(现为贝德福德大学)有合作办学.
英国的Luton(卢顿/鲁顿)大学 University of Luton, 2006年和英国另一大学 De Montfort University的一校区合并), 改名成University of Bedfordshire(贝德福德大学), 虽然贝德福德大学是Bedford郡最大的大学, 但常年排名垫底, 被人戏称为”Bedfordshit”, 入学门槛很低, 有人说只要你能付得起钱, 就欢迎你来 (You are welcome if you can afford it).
这个合作办学项目是2+1的形式, 即在国内读两年, 在国外读一年. 这样就可以获得国外大学的本科毕业证书. 当然, 如果你的高考成绩达到了中国农业大学的一本线要求, 同时也能获得中国农业大学的毕业证, 那可比英国这所野鸡大学的毕业证有价值得多.
中国农业大学的这个合作项目叫作ICB(国际学院北京 – International College at Beijing), 在国内的一年学费很昂贵, 大约是3万元. 出国那一年的费用大约是20多万(学费为9000英镑, 当时汇率是1比16).
2+1的形式只需要国内读两年, 出国一年, 费用就会少很多. 然而, 尽管我们当初准备的是2+1, 但后来由于报考计算机专业的人数太少, 国际学院(ICB)未经我们同意就取消了该计划. 后来我和另一个同学为此表示不满和抗议, 最终他们答应第一年照常为我们两个学生单独聘请外教, 但我们需要提前一年出国, 也就是1加2的形式.
1加2有利有弊. 好处是在国外待两年可以获得更多的经验, 不足之处是需要多花一年的费用. 不过, 幸运的是, 我在大三时从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学院申请到了资助, 解决了我在英国大三期间的学习和生活费用. 再加上业余时间打工(在英国学生签证每周可以打20小时零工), 钱的事问题不大, 我顺利完成了本科学业并获得了计算机一等学位, 还得到了全额奖学金开始攻读博士学位, 然后就是去瑞士游玩学习一年, 回英国后博士毕业, 认识了媳妇, 然后就是申请高技术移民, 工作(美国通用电气GE 然后亚马逊 Amazon – 然后现在微软研究院 MSRC), 生娃, 开始变得平庸了(我们这个时代, 大多数都是分母).
读博的机会也是很幸运: 回忆 – 我是如何开始读博
在学校读大二的时候的宿舍是我在英国第一个落脚地, 后来搬了N次家, 也终于在2015年有了自己第一套房子, 再后来又换房子, 又给媳妇买了套房出租 Buy-to-let, 日子越过越好, 生活也越来越有盼头: 每年大事记, 回顾总结是为了更好的生活
当时宿舍不能上网, 只能走路4分钟到学校图书馆去免费上网.
英文: Twenty Years
照片是当时的一同学拍的, 他应该是捷克来的: Photos are taken by http://luton.yanas.cz/
只要努力生活, 生活就会越来越好, 共勉!
PS: 今年Luton足球队在30多年后重新升回英超联赛.
我在英国签证历史
我来英国的时候读本科大二, 2004年, 当时给了一年签证, 2005年的时候又给了一年签证, 2006年毕业直博, 给了4年签证, 2010年办了 Tier 1-G给了2年, 2012年的时候 Tier-G给了3年, 2014年正好10年就办了永居, 当时虽然可以等到2015年全家办Tier-1永居申请, 但想着先上岸, 还不知道到时候政策变成怎么样了, 所以自己先办了永居, 然后再把媳妇转成 Spouse Visa配偶签证, 不过得重新5年计算了.
a WordPress rating system
上一篇: Telegram机器人能通过AI算法进行视频和图片换脸
下一篇: 加入微软剑桥研究院(高级软件工程师)两周年
